建筑材料防火标准有哪些变化? - 优集之狐-优集之狐

建筑材料防火标准有哪些变化?

话题来源: 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年版)——要素汇编

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防火标准可真是没少变,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新规定出台。就拿GB8624这个标准来说吧,2006版和1997版比起来简直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,这可是让不少建筑企业和消防部门都头疼了一阵子。说实话,这些变化可不是瞎改,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。比如2017年浙江台州那场汗蒸房火灾后,关于电加热场所的新规就来得特别快…

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的大调整

2007年实施的GB8624-2006标准把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来了个大变样,A1、A2、B、C、D、E六个新等级取代了原来的A、B1、B2这些老分级。这事儿刚开始可闹出不少误会,有些施工单位拿着老检测报告说事,后来公安部不得不专门下文明确过渡期政策。现在想想,这种调整确实很有必要——新标准采用的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火灾场景,像辐射热传递等因素都被考虑进去了。

重点场所的防火要求更细致了

汗蒸房这类特殊场所的新规就很能说明问题。以前谁能想到电加热设施也要设独立回路?还非得加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,连配电箱都得装在室外。更夸张的是,要求每25平方米就得配一个灭火器,这密度比很多办公楼都高。但话说回来,2017年后的新建汗蒸房确实没再出过大事,看来这些”折腾人”的规定还是管用的。

这些变化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趋势:现在的防火标准越来越”定制化”了。不同类型的建筑、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域,防火要求都在细化。像农家乐这种原本监管空白的地带,现在连窗户尺寸都给你规定得明明白白——净高不能小于1米,净宽不能小于0.8米,窗台高度还不能超过1.2米。这种细节把控,放在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,感觉这两年的标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了。2014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、2017年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,还有各种补充条文,搞工程的同事都说快要跟不上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安全这事永远没有”太严格”这一说,你说是不是?

评论 共3条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• 头像NanoSpecter0
    • 头像社恐小暖男0
    • 头像牛牛の小主播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