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智能摘要
珠海规划科创中心由nsaaa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,2024年建成,位于珠海香洲区,总建筑面积81390平方米,高99.8米。建筑设计强调学术气质与地域性,采用清水混凝土为主要语言,回应当地南亚热带气候,设置水平挑檐与植被结合,形成立体花园,缓解停车楼的单调感。大板楼方案提高办公空间使用率,内部交通与功能分区清晰,建筑兼具开放性与实用性,成为珠海标志性建筑之一,对城市环境与生活品质产生积极影响。
—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,仅供参考。

来源: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,有方空间    摘抄:数智绿建科创工作室    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4fef8ff47e426062cb01b2ea335e2372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西北角视角  摄影:VanWang

ad2b28eaa432a5fb42d949af3ad96dde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立面近景  摄影:彭娘寺

0bf13ac9f273552b42619cdbbc929bb2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一层人视角  摄影:彭娘寺

设计单位  nsaaa+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

项目地址  广东珠海

建成时间  2024年

建筑面积  81390平方米

本文文字由nsaaa提供。

        地域性在建筑学中已不再是新概念,特别是在小体量项目中,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尝试表达对地域性的理解然而,对于大体量项目,尤其是高层建筑,地域性似乎被自动忽略。绝大多数设计仍然在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表皮,依赖不断演进的幕墙技术大行其道。

       这种以造型为目的的设计使建筑失去了真实性,任何建筑都可以放置在任何城市的任何地方。标志性设计作为一种制高点宣言,掩盖了空洞的设计和资本的操控。实际上,这种将建筑的“骨”和“皮”彻底分离的做法,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建筑学,让现代主义在隐秘中回归进古典主义的逻辑。建筑变成了一件拥有造价不菲的表皮的工艺品,既不与周围环境相连,也不与内部空间产生任何联系。

864254f7d515742189f2ac96a134dfa8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东北角视角  摄影:彭娘寺

9496040c7cf9eb453bf6e81dfac81bcb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朴实的建筑形象  摄影:VanWang

        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,主要由设计研究院的办公总部、出租办公部分和面向公共的停车楼组成。我们希望方案能够体现研究机构的学术气质以及设计感,与传统的商务办公楼明显区分开来。

        珠海市属于南亚热带气候,年平均温度22°C,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,气候温暖、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旅游城市。因此,我们希望设计能打破传统封闭空调办公楼的局限,充分融合当地气候和人文资源,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
54ae3be0826d5fba1dea8a6882b27a70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总平面图  ©nsaaa+珠规院

        同时,我们相信一栋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建筑必须是诚实的,它应去除掉虚伪的装饰,以最直接、最真实的建筑语言表达自我。混凝土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,能够很好的表达出建筑的雕塑感和结构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还会呈现风化效果,带有浓厚的历史氛围。我们也希望体现出混凝土精致和易于维护的一面,所以选择了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设计语言。尽管这对一座近100米的建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,但在业主的认可与支持下,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构想。

15baa64706b5784e6e0d97809bfc9e1a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dacaff1766e14787aaba79e28c5fdb80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施工过程  摄影:VanWang

        建筑长96米,宽27米,高99.8米,立面接近方形。一字展开的水平遮阳板和树池是主体以及裙房部分唯一的语言,它们既回应了建筑的内部功能,又与城市环境相呼应。

ebec5334196cfcb1faddef5f65b084ec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体育中心视角  摄影:VanWang

        项目定位为高层建筑综合体,按照原本业主的期许,需要建设两栋塔楼,一栋自用,一栋出租。但是这样,设计就又回到了最常规的塔楼形式,办公空间的使用率受到极大限制,同时还产生了两栋办公楼的对视问题。所以,为了保证办公空间的使用效率,并且能够有机会整合出更多的公共空间,我们提出了大板楼的设计方案。

ef10570090e41ce475ab9f6933b175fb_640_wx_fmt=gif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功能分析  ©nsaaa+珠规院

        建筑功能按照竖直方向进行布置。自下而上依次为公共停车场、出租办公和自用办公总部三大部分。各功能体块之间插入了公共餐厅、咖啡、体育馆、会议室和报告厅、企业展厅等公共设施。这些缝隙空间成为供人“自由呼吸”的空中平台,为员工提供休憩和放松的场所。

49ca3dcfecf24f840f865b397e934865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413ee8749f40a4bd16db6dd8f49dd77e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入口大堂  摄影:彭娘寺

0d16c0f68348f0da284de6ae2efac45b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通高办公空间  摄影:彭娘寺

e78ff42bf300d31705e5a21027c26aa3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休息阅读区  摄影:彭娘寺

        在原标准层平面的设计里,我们采用双核心筒的方式,一方面是形成更加稳定的建筑结构,另一方面自然划分出租办公和自用办公区域,减轻交通负荷。两个核心筒之间形成南北无遮挡的开放办公空间,两侧可设置办公室和会议室,极大提高了办公空间的使用效率。虽然最终概念没有保留,但在26米×96米的标准层内,我们实现了灵活的空间划分,既能满足不同面积段的办公需求,也方便出租办公的二次划分,双层通高空间也使得办公环境更加多样。

315aa738e5308a1898802e998ca06e7c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办公区  摄影:彭娘寺

e832fd34a16c3bc63ceaa33f4c4e461a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7d44692794786338b6f6a8790ac2f0fb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电梯厅  摄影:彭娘寺

6d2eccf03eca3cbd6c2d4d1913ad6bb4_640_wx_fmt=gif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平面分析  ©nsaaa+珠规院

水平线条回应地域条件

        珠海虽然气候温暖,但日照强烈。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并增加开窗可能性,我们设计了1.7米深的混凝土挑檐,达到被动式节能效果。挑檐展露在建筑外层,窗户自然藏于阴影中。这种水平挑檐成为建筑立面的主要语言,粗细相间,具有很强的雕塑感。

8c29f9365e323f67ff7b1b83435718ca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建筑侧立面  摄影:张灏

3145444ee4aefe64971964ab22bd72cf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北侧立面  摄影:张灏

3eeb26025597762d9e93cea824cd7748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空中露台  摄影:彭娘寺

        相较于高区,建筑裙房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。裙房的主要功能为政府拥有的停车楼,北侧是城市街道,面向珠海体育中心,南侧是学校的教学楼。我们希望打破停车楼带来的单调乏味感,尽量削弱其对城市的消极影响。我们通过水平挑檐变为花坛,借内外错动的变化实现不同尺度的植被的生长需求,同时形成丰富的阴影变化。植被的生长使建筑裙房变成了一座立体的花园,隐藏了停车楼的功能属性,这种变化对城市环境是积极的。最重要的是,身处教学楼的同学们向窗外望去的时候,看到的不会是冰冷的停车楼,而是一片立体的花园。

ad2b28eaa432a5fb42d949af3ad96dde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立面近景  摄影:彭娘寺

afa05c9a8376810856a8b3f2a3975a66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立面近景  摄影:VanWang

5b2b2a3de1496099fbde15227fab2ac3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b7cc1fdddf9f2ecc0f59bc6d428665c7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局部剖面图  ©nsaaa+珠规院

4cc170c249214ab28adcfee4c593286c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南侧幼儿园外视角  摄影:VanWang

6ff770823d8fc94c9e164ae9936649e5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东北角近景  摄影:VanWang

        尽管水平线条在整个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,但我们并不希望这变成一种单一的逻辑。因此,我们并没有将竖向的柱子藏起来,而是将其一半露出外立面,清水混凝土柱呈现出的灰色,与水平清水混凝土挑檐的白色形成对比,在不影响水平语言的同时,增加了另一个层次。

cb80b23c0637dc1d777ea74332e575ac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立面近景  摄影:VanWang

d75044518e43707282d320f5b08026b1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立面近景  摄影:VanWang

b4c3bde098f70d476c98869e6e2a6f13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建筑主入口  摄影:张灏

建筑应该是对城市的直接反馈

       项目在建成后毫无争议的成为香洲区,甚至珠海的“标志性”建筑。对于是否是标志性并不是我们设计的初衷,我们也不排斥这样的结果。我们更希望这样一栋看似“朴素”的建筑也能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,推动地区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。我们相信科创中心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着这样的角色。

da6937115eecedae922b2290b3c48eb4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26368ab591ec15209df3902386db81c4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

△ 一层人视角建筑外观  摄影:彭娘寺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设计图纸 ▽(©nsaaa+珠规院)

cf70edccc741891bd678875373b8d1a6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一层平面图

2cdecefd1af8c673d7e203cbc2ca86f9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二层平面图

d492a2773bd4949d83f9dda91de0643e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六层平面图

 

a6cf58a902232d98b927dcce65242a85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七层平面图

53cb726f76e8a9a2c98e4aed01caba0e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十三层平面图

e2515c32f884592b9665446f26273161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十四层平面图

fb28b480167bf1af82f87b65d77cb5f6_640_wx_fmt=jpeg&wxfrom=5&wx_lazy=1&tp=webp△ 剖面图

 

完整项目信息

项目名称:珠海规划科创中心

项目类型:建筑

项目地点: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华路1007号

建成状态:建成

设计时间:2020年

建设时间:2024年

用地面积:11246平方米

建筑面积:81390平方米

设计单位:nsaaa+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

方案设计:nsaaa

主创设计师:汪剑柃

设计团队: 候朝阳、潘旖铭、黎明婧、胡岚清

施工图设计: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

设计团队:徐妍、刘萍萍、张旭玮、汪涛、李良、谷岳林、邓德源、王军君、朱孔敏、姚青霞、王宏、王兴隆、周梦琪、罗丹、蒋洪赞、陈晓睫、梁桂华、陈睿、张茜子、周韬、刘丽萍、刘丹

施工:中建三局

业主: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

造价:5.5亿

摄影师:彭娘寺、张灏、Van Wang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共24条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